洱源县郑家庄:勠力同心续写民族团结新篇章

发表时间:2022-08-27 14:23作者:李文诗 秦蒙琳 马喆 胡梅君 殷洁 博达 吴沛钊 段苏航 段芃来源:云南网

碧空万里,绿树成荫,在青瓦白墙的房屋中间,一条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一直延伸到村里深处,这是连接着郑家庄村民房屋的主干道。

image.png

主干道两旁种着错落有致的树木花草,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绿意盎然、艳丽夺目。村民的房屋墙壁上勾勒着印花扎染、白塔竹楼、东巴文字、琵琶弹唱、雪山骏马等图案,这些壁画都是根据房屋主人的本民族特色做绘制。再往里走,记者更是被眼前团结和睦、舒适整洁、布局科学的多民族聚居村震撼。

image.png

村中心,一群老人其乐融融的坐在小亭子里,各个嘴里叼着冰棒,“今天有人请客!”一位奶奶笑得咧开了嘴。记者上前一问,老人里有藏族、白族、彝族、纳西族等多个民族,大家都是从小就生活在郑家庄,早已习惯了有好东西共同分享的生活氛围,大家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共同生活、共同发展。

郑家庄居住着汉、白、藏、傣、彝、傈僳和纳西7个民族共186户人家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,村子发展历史悠久,世居民族为汉族和白族,1959年国家实行游牧民族安置政策时,把在德钦一带游牧的藏族和傣族同胞安置到此,渐渐的便有了7个民族。

image.png

郑家庄早早就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村庄管理的方方面面,结合多民族杂居的村情,按照“三培养”原则配强班子、建强组织,并健全了一套务实管用的治理机制,采取各民族党员交叉包户的方式结对帮扶不同民族群众,并支持和鼓励群众组织发挥作用。郑家庄多年来始终坚持“共同团结奋斗,共同繁荣发展”这一主题,把民族团结和谐作为推动全村发展的最强动力,秉承“一人致富不算富,全村致富才算富”理念携手互助、和衷共济。

image.png

现任党支部书记何国祥是个热心的藏族汉子,他1998年就被选为党支部书记,23年来被称为“药材大王”的他不仅带领村民们发展起了中草药生意,带领郑家庄走上了“忙时务农,闲时经商”的致富之路。同时,他还是村里团结和谐的“维护者”、互帮互助的“排头兵”,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。

“我们都是郑家庄人”。经过多年的融合,郑家庄人的团结意识已深入人心,全村人民不分你我、不分民族,成为大理白族自治州“共建共治共享的典范、自治德治法治的榜样”。村里自发组建起治安巡防队,30年来,全村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,没有发生过一起社会不稳定事件,“我为全村守一周,全村为我守一年!”已经成为村民的行动自觉。

image.png

苇荡水潺,鱼悦鸟欢。村里的湿地公园风景优美,是村民们晨练、散步、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这个湿地公园占地33亩,原是村民自家的老宅基地和自留地。2012年,为了改善生活环境,保护洱海源头水质,村里通过“10人议事小组”商议,决定建设生态湿地公园。涉及土地的村民们也不觉得利益被侵犯,反而纷纷捐出土地,最终让全村又增添了一隅美好风景。

image.png

无论是村民们相互带动、共同致富,还是为了全村的居住环境,家家户户承担起卫生维护、秩序守护的责任,郑家庄各族群众用行动自觉展现出“休戚与共、荣辱与共、生死与共、命运与共”的和谐画卷。郑家庄的故事还在继续,这个团结的大家庭还将继续写就同舟共济、携手并进实现共同富裕,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崭新篇章。


网站主办方: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       
  网站承办方:大理大视传媒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