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翔书院:文化为“媒”构建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

发表时间:2022-08-27 14:28作者:李文诗 马喆 秦蒙琳 胡梅君 殷洁 博达 吴沛钊 段苏航 段芃来源:云南网

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凤羽镇,一座由传统榫卯结构搭建而成的房屋院落格外醒目。院内通铺青石板,院心庇护在一棵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杏树之下,古色古香、韵味风雅,这就是如今凤翔书院的新貌。

image.png

“每到周二赶集日,镇里四面八方的群众就会聚到凤翔书院,大家左手拎着刚买的蔬菜水果,右手一掏,不是拿出一副最近创作的对联,就是掏出新作的诗词,文化氛围十分浓厚。”凤翔书院管理员施文清打趣的说道。

image.png

凤羽镇位于洱源县城西南部,全镇国土面积209平方公里,居住着白、汉、回等11 个民族,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%,是大理州白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镇之一。清朝时,依托凤翔书院的建立以及普通话的普及,打开了凤羽白族与外界交流沟通的通道,凤羽镇白族群众成为全州最早接受、包容与吸收汉文化精华的少数民族群众之一。白族文化与汉文化共存共融共同发展,碰撞出繁荣活跃的文化因子,让凤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使得民族团结、文化大同的先进思想埋藏在了每一个凤羽人的心中。

“明清时浪穹县(今洱源县)出了9位进士,凤羽一地就占四位,举人就更多,达11人。”施文清告诉记者,依靠先进的教育理念,凤羽人在国内外大学、科研院所中从事教学、科研、管理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
image.png

今天的"凤翔书院",依然是凤羽白族"民族团结、文化大同"的核心传承阵地、学习阵地。书院里开辟出“红色书屋”,为凤羽镇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了一个红色教育的学习和交流平台。大家通过阅读红色书籍、了解革命历史、不断学习党的先进思想,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在自己心中。

image.png

在历史长河中,凤羽书院以载体形式,不断推动凤羽人增强文化认同,守护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。凤翔书院已然成为凤羽镇人民的精神文化阵地,成为凤羽人心中知识的符号、民族的瑰宝、团结的象征,带领着当地人民不断融入新文化,培育新时代民族团结新风尚。

从遥远的茶马古道上茶马互市,各民族团结共荣,千年的历史文化多元发展,今天的凤羽,在清澈的洱海源头,不断延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,赓续红色精神的血脉,以民族团结进步、乡村振兴书写美丽凤羽新篇章。


网站主办方:大理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       
  网站承办方:大理大视传媒有限公司